申請美國住院醫師:研究與學術發表 (Research Experience & Publications)

台灣的醫學教育不見得會將「醫學研究」統合進醫學系課程,就算有也頂多是講解理論的通識課。大學四年學習基礎醫學、臨床見實習兩年結束,如果沒有特別花心思學習幾乎不可能有學術成果。美國醫學院為學士後醫學,部分學生已經在大學時期修習相關科系,或者有做所謂的research year,因此申請住院醫師時已經有不少發表。(尤其目標為熱門科系的醫學生更會這麼做。) 當然不是每個申請人都有研究經歷或學術成果,但是身為相對弱勢的外國畢業生,學術成果可以彌補許多申請條件上的缺憾,比如說:不理想的USMLE step分數、超過2的畢業年數、缺乏有力的美國臨床經驗(USCE)。

充實學術經歷申請美國住院醫師是一種趨勢

以哈佛大學附設醫院的精神科為例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Harvard Medical School Program)96%的申請者至少有一篇Peer-Reviewed Publication,其中有14%的申請者擁有超過10篇。以位於紐約的學術型社區醫院Maimonides Medical Center精神科為例,超過99%的申請者有至少一篇著作。(Reference: 2021 Residency Explorer)

不少台灣的臨床醫師「反對」醫學生從事研究,認為學生的本分是學好臨床知識與技能。研究等未來有了穩固的臨床基礎再說,不應占用學習時間。筆者理解教師對於壓縮臨床訓練時數的擔憂,但假如學生已經確定赴美的生涯規劃,還是建議及早參與研究工作並取得發表經驗。

建議「畢業就要有paper」,有效率地安排時間學習。

研究與學術發表

研究與學術發表的重要性

ERAS上的履歷表有一欄叫做research experiences,另一欄叫publications。除了自傳(personal statement)之外,這就是能夠呈現學術成果的地方。一般community program不太會在乎applicant有沒有研究經驗,但是學術型program如university program跟部分university afflicated program就會對這個部分相當在乎。

研究經驗(Research Experiences

只要是研究相關的資歷都能寫,沒有明確定義必須「進行多久」,或是「有沒有publication」。因此甚至大學時期做過的專題報告等等都能包裝後寫下去。

  • Medical student research
    是最容易取得的經驗,凡舉醫學系選修課程「專題研究」、「獨立研究」、「小論文」等等都算。
  • Summer/Winter lab internship
    部分醫學院有提供寒暑假國內外實驗室交換/實習的機會,1-2個月的經驗足矣。
  • 擔任researcher
    在一間實驗室參與研究計畫,有部分主導計畫的權利跟明確的任務。通常是全職或半職參與,難在學生時期達成。可利用畢業後match之前的空檔或gap year完成。不見得必須去美國,也可在台灣進行,雖然少了建立直接connection的機會,對gap year也是一種解釋。部分美國醫院有在徵求支薪的researcher,相關資訊可在ResearchGateLinkedIn查詢
  • Research fellowship
    許多美國大學實驗室都有在收research fellow,計畫從開始到完成需1-2年。對申請美國住院醫師而言,除非是熱門科系難以下手或極度缺乏connection否則不建議。
  • 擔任volunteer researcher
    更多美國大學實驗室都有在徵求research volunteer。換句話說,就是不支薪的researcher。通常要求至少要待4個月以上。每間實驗室對volunteer的期待不太一樣,需要事先做功課調查清楚,也要對PIsecretary的背景跟為人有所探聽。必須一開始就跟PI討論自己對於這段volunteer experience的期待(如:希望能有publication、未來可以繼續合作、希望對方能幫忙寫推薦信等。)取得共識才能保障合作不會失望。此外,如果要做volunteer的話,必須要有各種打雜的心理準備。並不是純粹的research experience。
  • PhD
    刷研究資歷的終極大絕招。耗時4-6年不等,得到一個MD, PhD的頭銜走路都有風。但是就申請美國住院醫師而言不建議。因為:1.) 畢業要申請時必定超過25年的畢業年限,許多program直接不會考慮。2.) PhD的醫院不見得能產生足夠效力的connection使applicant進入academic program,投資報酬不成比例。除非對科學研究有興趣到就算match不上也願意以researcher的身分繼續工作,否則不建議。

Publications的種類

凡是有發表的文章都算,但是有收錄PubMed的較佳。若能刊登在有impact factor的期刊上更好。各種文體的效力不同,一般來說orignial article > review > case series/report。作者排序也影響甚大。部分PI聲稱只把第一作者當作一回事,但是事實上只要有paper就算只是coauthor也有加分效果。無論是否為第一作者,都要對自己的publication的研究細節相當清楚,研究方法、理論、統計、結果不能一問三不知。
  • Peer-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Abstracts
    已經發表的學術著作。
  • Peer-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Abstracts (Other than Published)
    尚在投稿(submitted),或還在審稿(under review)、修稿(reversion)、尚未刊出(processing)的學術著作。
  • Poster Presentation
    在研討會上貼海報。必須提供研討會時間、地點等資訊。
  • Other Articles
    非學術性質發表。意即:凡是沒有SCI的作品通通放這裡,比方說「科普文章」、「衛教文章」。甚至連文學藝術類跟研究無關的發表經驗都可。意義遠不及peer reviewed的文章

取得Publications的機會

本章節依生涯階段建議各種學術發表的建議:

  • 基礎醫學(大一~大四):
    以選修研究相關學分的方式跟隨基礎或臨床學科的老師做實驗,意即擔任medical student researcher。可以在挑選修課實驗室時就跟導師討論生涯規畫跟自己的期許。如:「我希望能在未來申請國外的住院醫師,所以希望能大學時期就有學術投稿經驗。雖然能力上可能還沒辦法擔任first author,但是願意學習各種實驗技術,以coauthor的身分參與現有的研究計畫。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希望能將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的題目寫成能夠投稿的文章。」
  • 臨床見實習(大五~大六)、PGY、住院醫師:
    進入臨床開始過著忙碌的醫院生活,有機會接觸臨床醫師自然增加參與臨床研究的機會。以下為幾種常見的學術發表,通通都有機會一魚兩吃:先在研討會上貼poster再完成寫作投稿。
    • Case series/report
      最容易下手的學術論文,寫作門檻低且耗時不長。跟心儀的臨床醫師表示寫作意願,絕對有機會以第一作者的身分投稿。
    • Original article:
      如健保資料庫、meta-analysissystematic review等:有機會以first author的身分發表,但是需要具經驗且好心願意幫忙的指導者從旁大力協助。耗時耗力,較不建議在見實習階段進行。以coauthor的身分參與現有的研究計畫較可行,可以問問醫師有沒有現有的計畫已經在寫作階段能夠參與。
  • 畢業還在等待開始申請、gap year
    最適合擔任researcherresearch volunteer的時機。由於時間自由可挑戰較複雜的研究主題。少於一年的研究時間不夠從收案進行到發表,因此還是以「分析現有的data」為導向。無論臨床、基礎、資料庫的data皆可,目標設定為以first author的身分發表SCI paper。就算無法達成,至少要張貼poster或者是能夠提出已經在投稿證明。
  • 主治醫師:
    此時您應該要有很多paper而且h index刷高高了。對方想要的人是未來強大的PI,具有「為program生出paper的保證」。但是也不必因為沒有paper而灰心,假如您的connection夠強,還是有機會進入極需人力的community program。如果願意做research fellowPhD的話依然有機會進入academic program,必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唯不建議主治醫師降格做volunteer researcher,那是學生/住院醫師等級的工作,已取得專科的主治醫師做起來觀感不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住院醫師申請:自傳篇(Personal Statements)

美國醫師國考USMLE分數的意義

USMLE考試準備資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