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1的文章

住院醫師面試練習SOP: Be a Good Practice Partner

圖片
用心協助別人練習,除了增加對方繼續跟自己練習的意願,也能提升自我觀察的能力。使用視訊練習時同時開啟兩方的畫面,可以將觀察對方的技巧用於評估自己的表現。 A. 確認練習目標 簡單幾個問題可以使練習更符合雙方的期待: Which specialty?  How long is your interview?  Is it a university program or a community program?  Are there any specific questions you want to practice?  B. 詢問對方有無意願交換履歷跟自傳 好處是可練習關於個人履歷/經驗的問題,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交換個人資料。建議練習過一、兩次建立信任關係再詢問。 C. 確認是否錄音/錄影 貿然錄音錄影很不禮貌,要徵求對方同意。 D. 準備 Question list 把question list準備在手邊才不會問到詞窮。 E. 面試中為對方筆記 記錄自己的問題、對方的回應、稍後要給對方feedback的內容。 F. 面試練習中可以注意的事項 答題時間 (time): 最好的回應長度為1分鐘左右,上限為1分30秒。覺得對方老是講很久,聽到最後都不記得前面講了什麼的話,可以將每個答案分開測時並feedback讓對方知道他/她講太久了。 分析答案背後的思路 (thought): 答案的內容 (thought content): 對方的答案是否有針對問題回應?回應的內容是否恰當? 答案的邏輯 (thought process): 推理出答案的邏輯是否合理?敘事有沒有一種「硬凹」答案的感覺? 此外,可以問些輕鬆的問題,注意對方是否能夠「自然地聊天」。 注意對方的語言 (speech): 英語能力 (speaking English proficiency): 最高原則「只要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就當場澄清」。也許是發音不對、口音太重、文法錯太大,也有可能只是對方使用了自己不認識的單字。唯有當場澄清才能發現問題。 語調 (tone): 是否有正常的情緒起伏?感覺是否像在「背答案」(monotone speech)? 語速 (speed): 太快或太慢?(通常都是太快)會不會自顧自地一直講,使對方沒有插話問問題的空間?會不會被問到沒把握的問題就忽然快起來/慢下去? 非語言表達 (no

美國住院醫師面試的練習方法 (Practice for US Residency Interview)

大部分的外國畢業生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 IMG) 會在住院醫師面試前大量練習。英文非母語加上文化不熟悉是IMG的兩大劣勢。多跟有美國經驗的學長姐、朋友練習一定會有幫助。除了糾正文法/發音、修正答題方式之外,也能在面試當天增加自信。本文提供完全沒經驗、對面試沒信心的IMG一個可以執行而且有效的練習計畫。 英語基礎能力優、有面試經驗的朋友們請斟酌參考。 歡迎留言提供各種經驗及意見! Step 1 寫劇本 預先準備答案。列出「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並寫出「自己要如何回答」的草稿。可條列式陳述也可製作逐字稿,每個答案必須控制在1分30秒內。英文沒把握的話建議請家教或native speaker協助潤稿。 偏重學術、規模大的醫院 (如:university hospital 跟大部分的affiliated Hospital): 面試風格偏向「輕鬆聊天、互相認識」,較不會出現難以應付的刁鑽問題。面試官大多親切和藹,不會對申請人擺臉色。 臨床業務為主、規模較小的醫院 (如:大部分的community program): 面試風格差異甚大,從家常閒聊到板著臉狂電都有。需要事先做好功課打聽該program最重視的特質或條件。 網路上有許多考古題。Google、Reddit、The Student Doctor Network都是良好的資訊來源。務必參考去年的Reddit [Residency] Interview Spreadsheets。也有不少需要付費的面試資源,含影片、文字說明,可多人共買一個帳號使用。 精神科住院醫師常見的面試問題可以看 這篇 。 Step 2 自己練習 對著鏡子/玩偶/空氣自問自答。把每個答案講順,隨時都能從容不迫講完。可以錄影給自己看,調整表情、語速。 Step 3 跟家人/熟人練習 請對方問你已經準備的問題。看看自己的表現能不能如常發揮,並且請對方給feedback。這個階段也可以考慮找非醫學本業的native speaker練習。(如:家教、在國外非本科的朋友) Step 4 跟有經驗的學長姊、已經在美國執業的醫師練習 請對方幫你進行一個mock interview,並給你feedback。事前必須告知對方自己即將面試「哪一個program」、「該program的相關資訊」。盡量找目標專科的醫師練習,如果沒

美國住院醫師的面試前準備 (Prepare for US Residency Interview)

圖片
美國住院醫師的招募由各醫院的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負責,以下統稱為program 面試前program會對所有他們要面試的申請人做出一個大略的排序。據統計,面試完後有1/3的人排序往前、1/3的排續往後、1/3的人排序不變。Program也會藉著這個面對面的機會剔除少數他們覺得未來難以一起工作的討厭鬼。因此,「面試」也是申請住院醫師相當重要的一環。 面試前的準備相當重要,絕不是一片空白地去跟別人聊天 從收到面試邀請後有許多功課要做。大致可分為「查詢資料」、「練習面試」兩個部分。本文針對「查詢資料」做詳細說明: 1. 查詢program相關資訊: 所有網站上的資訊都要看,program寄來的interview package也要詳細閱讀。也可google查看該醫院的地理位置、人口組成、附近景點等資訊。一來是避免在面試時問到對方已經放在網站上的公開資料,二來是聊天時比較有話題。 閱讀官網資料的重點: 核發簽證的種類(提供J或H VISA) 外國畢業生(IMG)於該program的人數比例 該program的大小(現有住院醫師的總人數) 住院醫師結束訓練後的動向(如:fellowship、留任於該program、受雇於其他醫院、開業) 住院醫師的工作地點(可能不只一處) 住院醫師的訓練行事曆(training schedule) 提供senior R(R3, R4)的選修項目 合作的機構(如:大學醫學院、實驗室、其他醫院、技術發展中心、心理治療訓練中心) 現有的研究計畫(是否拿到NIH補助、誰是PI、什麼人參與) 住院醫師參與研究計畫的成果或學術發表紀錄 地理資料的重點: 人口組成比例(白人、非裔、拉丁美洲裔、亞裔、其他) 平均年收入(低於或高於全美平均值) 治安 2. 查詢interview相關資訊: 看前一年的Reddit spreadsheet,面試季當中close follow當年的表單也會有意外的收穫。加入Fb, WhatsApp的分科討論群組。注意上面其他applicant對interview experience的評價跟討論。 3. 查詢interviewer的相關資訊: 除了官網上有的資訊,可將該醫師的名字拿去PubMed或google scholar搜尋,找出面試官的學術研究方向跟發表紀錄。也可以趁機注意他們有沒有帶resi

美國精神科住院醫師面試問題 (Psychiatry Residency Interview Questions)

圖片
閒聊:(Warm-up & Basic Data) How's your day? Where are you? What time is it? How's the weather there? (線上面試) Tell me about your family. What do your parents do for a living? Whom are you living with? Do you have any siblings? Have you ever visited (the city that program located)? Do you have any family in the US? Have your family ever come to the US? 有些面試官不太好聊,氣氛會微微尷尬。大致上只要記得微笑有禮貌應該不會有問題。 經典基本款:(Classical Interview Questions) Tell me about yourself. Why do you apply to our program? What is your expectation for the residency? Your strength? Your weakness? How would you/your friend describe yourself/you? Do you have any role models? Tell me about your research experience. How does that inspire you to persuade a career in psychiatry? Why are you so interested in research work?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a residency program?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ideal (the answer you said)? Tell me something you are most proud of. Tell me about (one of the US clinical experiences). Tell me

美國醫院招募住院醫師的方式 (What is Match?)

圖片
類似台灣的大學測驗分發的邏輯,沒有「正取」或「備取」只有相互的排序。申請者成功申請與住院醫師職缺配對稱為「match」。美國的Match所用的演算法可見這則影片: 影片官方網址: https://staging-nrmp.kinsta.cloud/matching-algorithm/ 申請住院醫師只有一種途徑 美國住院醫師招募的方式是由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 (NRMP)統一辦理。申請人跟醫院各自登陸Electronic Residency Application Service® (ERAS®),所有的文件如成績證明、畢業證明、履歷、自傳等都透過這個系統線上交遞。 每年從9月開始到隔年2月是所謂的面試季 (interview season),有資格辦理住院醫師訓練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 的醫院會透過ERAS或郵件向申請人發放面試邀請,收到邀請後申請人可以決定「接受」或「婉拒」。 每年莫約二月底,NRMP線上系統會開放登陸志願序。申請人可以上去填寫自己心儀的program志願序,program亦會上去排序他們中意的申請人。三月中,NRMP會經由電腦演算將申請人跟program配對。配對成功即為match,代表申請人成功申請到住院醫師職缺。 教學醫院每年的招募狀況會統一公布在 NRMP 網頁,公布資訊包含「歷屆容額」、「配對成功人數」、「由 SOAP match 的人數」。 因此可以輕鬆查到哪些program的住院醫師職缺乏人問津, 連SOAP都配不到職缺的申請人可以開始各別聯絡program詢問是否開放個別申請。但是由於大部分的職缺都會在match時配對成功,各別申請的成功性微乎其微。 註: SOAP 為「 Supplemental Offer and Acceptance Program 」的縮寫,是個類似二招的系統。由 NRMP 統一辦理,也是 match 的一種方式。 參考資料: 2021 Main Residency Match® Calendar Match Data Match是一個效力極高的契約 一旦配對成功,醫院跟申請人都不能單方面向對方撤銷住院醫師合約。有意解除合約必須向NRMP提出申請。 只有以下兩種情形NRMP會同意解約: NRMP認定申請人無法勝任住院醫師的工

誰在申請美國住院醫師?(Who is applying to a US residency?)

圖片
所有美國住院醫師訓練計畫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 的申請者 (applicant) 可大致分為兩類: 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 (AMG):美國醫學系畢業生 雖然名稱上說「畢業生」,但實際上包含應屆尚未畢業的申請者(M4)。又可醫學制分為MD跟DO。這類申請人通常不會申請超過10間醫院,成功match的機率約94%。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 (IMG) 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 (FMG):非美國醫學系畢業生 所有不是從美國醫學系畢業的申請人總稱,又可分為U.S. IMG跟Non-U.S. IMG。這類申請人通常會申請數十家甚至上百間醫院,拿到面試後的match機率約60%。(重點:這個數據未包含「連面試都拿不到的申請人」) 以下簡介幾種常見的申請人身分: 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 (AMG) M.D.: 典型的美國醫學系畢業生。申請住院醫師最具競爭力的強勢族群,具有絕對優勢幾乎不可能申請不到心儀的醫院。(舉例:Harvard Medical School, UC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 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 (AMG) D.O.: DO為doctor of osteopathic medicine的簡寫,是美國獨特的醫學職銜。DO強調全人醫療,訓練結合部分整骨、替代療法,畢業學歷等同M.D.,類似台灣「中西醫雙主修畢業生」。申請住院醫師時較M.D.不具優勢,但還是優於IMG。(舉例:Alabam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Lake Erie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 IMG (Caribbean schools): 持有美國公民身分的申請人。其中有一特殊族群為「IMG graduated from Caribbean schools」,他們因為某些因素無法申請到美國醫學系因此去加勒比海的醫學院就讀。畢業後再回美國申請住院醫師職缺,類似台灣高中生畢業後去波蘭就讀醫學系再回台灣職業的操作。不同的是,這些學生多半會在美國的醫院見習,因此臨床經驗同等於美國醫學生。此

住院醫師申請:如何幫自己擬一封推薦函?(Draft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圖片
推薦函在申請美國住院醫師的過程非常重要。您需要來自美國醫師的推薦函,但就算手上的信不是來自美國的醫師,一封好的推薦函依然能幫您在面試時大大加分。 找誰寫信 美國醫師的推薦函一律優於非美國醫師的推薦函,大型學術機構的推薦函又好過社區醫院或診所。可惜短短一至兩個月的見實習很難建立讓醫師有辦法寫出真正有力的推薦函(strong letter)的 有效關係 。 找台灣醫師協助的話,找「位高權重但跟您不太熟的醫師」不如找「真的認識您,跟您共事過的醫師」幫您寫。畢竟對美國醫院來說,台灣醫院從北到南可能差不了多少。(反正他們都不認識)找不熟識的醫師幫忙很難寫出有力的推薦函(strong letter),因此還是找身邊的醫師較佳。 一般program比較喜歡來自臨床教師的推薦函,但來自實驗室教授的推薦函也有機會發揮意想不到的效力。如果您申請的醫院是學術型機構,無論臨床還是研究型的推薦函都相當有力。 找目標program認識的台灣醫師也是一個方法。不少台灣醫師跟美國醫院有研究上的合作,如果剛好認識的話那再好不過。 一般來說,台灣醫師習慣請學生自己擬好稿再給他們簽名上傳,不過有些美國醫師也會這麼做。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放心寫稿吧! 寫什麼 內容必須具體、正向。如果能與您的履歷跟自傳互補更加。(E.x. 您的履歷有許多研究經驗,但是缺乏臨床工作經歷。那麼您可以在擬推薦函時多寫些關於臨床工作能力的描述。) 怎麼寫 Step 1 找靈感:列出所有該醫師與您的共同經歷 您什麼時候、再什麼機緣之下認識這位教授/醫師? 您們在臨床/實驗室共事多久? 您是否有在他面前進行過任何簡報? 您是否有在他指導期間執行過任何教學活動? 他指導了您什麼研究計畫? 您們是否有共同參加過研討會、進行學術發表? Step 2 定主軸:確定這封推薦函的「亮點」 E.x. 加強描述臨床能力、教學熱誠 Step 3 擬段落草稿、開始寫作 段落架構建議盡快以實際的舉例帶出想表達的「亮點」: Introduction: 簡短地闡述寫信者自身的背景、與被推薦者的關係,以及這封信的目的。 E.x. As the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XYZ specialty) at (XYZ Hospital), I take great pleasure in writing this letter in

申請美國住院醫師:研究與學術發表 (Research Experience & Publications)

圖片
台灣的醫學教育不見得會將「醫學研究」統合進醫學系課程,就算有也頂多是講解理論的通識課。 大學四年學習基礎醫學、臨床見實習兩年結束,如果沒有特別花心思學習幾乎不可能有學術成果。美國醫學院為學士後醫學,部分學生已經在大學時期修習相關科系,或者有做所謂的 research year ,因此申請住院醫師時已經有不少發表。 ( 尤其目標為熱門科系的醫學生更會這麼做。 ) 當然不是每個申請人都有研究經歷或學術成果,但是身為相對弱勢的外國畢業生,學術成果可以彌補許多申請條件上的缺憾,比如說:不理想的 USMLE step 分數、超過 2 的畢業年數、缺乏有力的美國臨床經驗 (USCE)。 充實學術經歷申請美國住院醫師 是一種趨勢 以哈佛大學附設醫院的精神科為例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Harvard Medical School Program) , 96% 的申請者至少有一篇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其中有 14% 的申請者擁有超過 10 篇。以位於紐約的學術型社區醫院 Maimonides Medical Center 精神科為例,超過 99% 的申請者有至少一篇著作。 (Reference: 2021 Residency Explorer) 不少台灣的臨床醫師「反對」醫學生從事研究,認為學生的本分是學好臨床知識與技能。研究等未來有了穩固的臨床基礎再說,不應占用學習時間。筆者理解教師對於壓縮臨床訓練時數的擔憂,但假如學生已經確定赴美的生涯規劃,還是建議及早參與研究工作並取得發表經驗。 建議「畢業就要有 paper 」,有效率地安排時間學習。 研究與學術發表的重要性 ERAS上的履歷表有一欄叫做research experiences,另一欄叫publications。除了自傳(personal statement)之外,這就是能夠呈現學術成果的地方。一般community program不太會在乎applicant有沒有研究經驗,但是學術型program如university program跟部分university afflicated program就會對這個部分相當在乎。 研究經驗( Research Experiences ) 只要是研究相關的資歷都能寫,沒有明確定義必須「進行多久」,或是「有

美國醫師國考USMLE分數的意義

圖片
USMLE三個Step當中,Step1跟Step2 CK的分數直接跟飯碗掛勾。在住院醫師職缺高度競爭的狀況下,分數直接影響錄取機會。考差了連面試都拿不到。(以精神科2020的資料為例:每間醫院平均的應徵人數7,申請人數952,面試發放百分比9.4%。換句話說,952人當中有90個人能拿到面試,最後只有7人會成為該醫院的住院醫師。) 這是個「不得有任何閃失」的考試。一旦及格就不能再考,爛成績會跟著一輩子直接跟美國醫院無緣。不及格更慘,系統永遠會顯示一筆「fail」的紀錄。許多醫院會以「是否有失敗紀錄」來做為篩選面試的門檻,重考的分數再好都難以彌補。 考幾分算過?(The Passing Score) 依每梯考生表現微調,分數變動不大。200分上下擦邊考過的意義大約等於沒過。一般而言,step 2 CK的分數會比step 1高大約10分左右。值得留意的是:2022年開始,Step1將全面改為Pass/fail (只有「通過」跟「未通過」的區別),屆時Step 2 CK將成為決勝關鍵。 最低通過分數: Step 1: ~195 Step 2 CK: ~210 200-220: 勉強有機會的低分群,必須有其他條件彌補分數的不足。即便如此,必須有「極端難拿到面試」的心理準備。赴美之路會相當辛苦,願意收低分群的program以社區醫院為主,大型的學術型醫院(University program)大概無緣。達標科別:家醫、精神。 註:精神科分數容易達標,但申請時更重視個人履歷、申請動機、研究成果等等。分數僅是門檻,高分群也不像在其他科別佔有壓倒性優勢。 220-230: 低分群,建議有其他條件彌補分數的不足。達標科別:神內、內科、小兒、病理、復健。 註:目前台灣畢業生去美國以申請內科住院醫師為大宗。 220 為許多醫院(不論科別)的最低分限制。 230-240: 中間群偏低,算是 不上不下的尷尬分數。 達標科別:婦產、麻醉、急診。 註:以上達標科別不喜歡收外國畢業生,還是以前頁科別為申請大宗。 230為少數醫院(不論科別)的最低分限制。 240-250: 中間群偏高, 除了以下達標科別大致上都可以申請。 達標科別:放射、外科系。 註:外科系高度競爭,連美國本地畢業生都在搶。雖統計上達標,實際上外國畢業生240-250申請上外科系的機率極低。 250-260: 中高分群, 開始不必

USMLE考試準備資源整理

圖片
首先介紹縮寫名詞 "TRUST" TRUST = The Road to US residency from Taiwan (台灣去美國當住院醫師之路) 網址連結: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rustresidency/ 起手勢推薦書《赴美行醫》 《赴美行醫》是大陸人的作品。有系統地陳述赴美生涯重要資訊。 TaiwanWalker USMLE Step By Step 這個部落格提供了超過90%的美國醫師生涯資訊,包含USMLE。缺點是年代久遠,部分資訊已經不適用。 網址連結: http://taiwanwalker-usce.blogspot.com/ 2020年的強大考經 Step1:  https://pttcareer.com/medstudent/M.1605504691.A.FA5.html Step2 CK: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605505306.A.447.html *考經建議看近三年即可。USMLE準備資源及考試方式以年為單位一直在變動,太久之前的考試經驗可能部分經驗無法參考。 TRUST Yourself 美國醫師考試USMLE讀書會 Fb的台灣社團,大部分的申請都能夠通過。 網址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RUST.USMLE/ *台灣目前最活躍的TRUST私密社團只開放持有USMLE任一step報名/通過證明的人由舊成員介紹加入。不少醫學院也有各自的TRUST校內社團,入社資格依校而異。 USMLE Residency Match 2021 and 2022 (In loving memory of Dr. Shivani Bhatt) Fb最大的USMLE國際社團,大部分的申請都能夠通過。以「提問平台」為特色,較不會出現系統性的資訊。  網址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smleresidencymatchbestgroup

美國住院醫師甄選的關鍵人物 (People You Meet on The Interview Day)

圖片
美國的醫院必須通過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認證,才能成為合格的教學醫院,開設「住院醫師培訓計畫」(residency program)收住院醫師。 科部內必須有專門負責教學活動的團隊照顧住院醫師的工作、學習狀況。而這些人也是決定誰能進入program的關鍵人物。 計劃主持人 Program Director 負責教學、學術活動、甄選新進住院醫師、評估住院醫師的表現。指導住院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學習之外也要維護教學醫院環境品質,確保有足夠的學習資源。 一定會擔任面試官,甄選住院醫師的關鍵人物。面試季中增加面試機會的 letter of intent 就是寫給這個人,動用 connection 也是請對方向這個人推薦自己。 教學醫院必須以薪資保障主持人至少一半的工作時間用於教學。所謂的「一半」意指每周至少要有 2.5 天的時間用於教學。 At a minimum, the program director must be provided with the salary support required to devote 50 percent full-time equivalent (FTE) of non-clinical time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ogram. Fifty percent FTE is defined as two-and-one-half (2.5) days per week.     補充: 教學計畫主持人的權利與義務 作為住院醫師良好的學習典範。 (be a role model of professionalism) 整合該地區的醫療需求、醫院於該社區的角色,以及教學的職責。 (design and conduct the program in a fashion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the mission(s) of the Sponsoring Institution, and the mission(s) of the program) 提供並維護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確保住院醫師能在訓練

美國住院醫師的面試型態 (The Interview Setting)

圖片
與主考官面談是住院醫師面試的重頭戲 一場面試由3-4段面談組成,通常會與每段面談20-30分鐘。面談時間似乎跟科別有關。內外科的面試約10-20分鐘。精神科的面試偏長,筆者面試的醫院大多30分鐘,最長45分鐘。 比精神專科口試還要長, 考官想問什麼大概都能問到滿意。 面試官的來歷 (The Interviewers) 幾乎所有的面試都會跟program director面談,其他可能擔任面試官的人員分別是:department chair、associate program director、chief resident、associate research director、chair of the inpatient/outpatient unit以及比較資深的faculty。 面試的型態 (The Setting) 一對一: 經典的面試型態。碰到喜歡聊天的考官就可以很輕鬆,但是碰到不苟言笑或不耐煩的考官就會壓力特別大。 多對一: 一位申請者同時面對多位考官。據說這種設置是為了測試申請者面對「被觀察」壓力的反應。 一人主問: 只有一位面試官發問,其他人大部分的時間僅觀察,甚至有些人從頭到尾都沒有講話就只是觀察而已。有時會在面試開始即說明:「這場面試中只有Dr. XYZ會跟你談話,其他面試官不參與討論。」 多人同時問: 由一位面試官主導面談進行,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跟申請者說話。但是可能會中途失控有人自己一直問,或者兩三位面試官互相搶話。必須平均地注意每一位面試官,不能特別只跟其中一、兩位講話。 團體面試: 數位考官面試數位申請人,有可能會要求申請人「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或是「互相問問題」。主要是觀察團隊合作或人際互動的能力。要認真聽別的申請者在說什麼,不能只顧著講自己的答案。 如果面試官提問「為什麼我要選你而不是選其他人?」不宜批評別人,簡單總結其他人的說詞,然後說說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優點才是上策。 重點:絕對不能跟其他申請人吵架。xD

線上面試 (Virtual Interview)

圖片
線上面試的好處是省下旅費。既然都少花了一大筆錢,就好好準備適當的硬體設備吧!雖然這是一篇以美國住院醫師面試為主題的心得文,各種線上面試的基本原則應該大同小異。 常見的線上面試介面 Zoom: 最穩、操作最直覺的介面。不會跟面試時程綁定但是會寄送通知到gmail跟google calendrer。 Thalamus: 整合預約面試跟視訊的系統。視訊螢幕偏小,操作較不直覺。 WeBex: 收訊品質有時不穩定,不會跟面試時程綁定。 使用何種見面進行面試由對方決定,因此申請人只能配合及早測試程式跟視訊環境。WiFi、燈光、背景、噪音都要納入考量。 環境 WiFi: 使用手機熱點的話要注意手機電量、散熱。 燈光: 不建議自然光,暖色系的頂燈配上白色的桌燈最佳。桌燈建議買「環形攝影燈」(又稱「補光燈」或「直播攝影燈」)。 背景: 謹慎挑選的話,深色背景的視訊效果最好。但是如果沒把握挑到適合的布景,純白還是安全牌。可布置帶有個人色彩能加分的物件(如:家庭合照、藝術作品、無框畫、書櫃、獎牌) 噪音: 電話關機、家用電話拔線、告知家人/室友勿擾、寵物適當隔離。 桌椅: 選一套讓自己坐起來舒適的桌椅有助於放鬆,保持平常心表現。 硬體設備 視訊鏡頭: 畫面清楚即可(筆者使用1080 HD視訊網路攝影機) 收音: 使用耳機可避免回音。耳機應避免大型頭戴式,耳掛有線或藍芽皆可。電腦收音不佳時可考慮外接麥克風,或選購有附麥克風功能的耳機。 注意事項 保持眼神接觸: 視訊面試時保持眼神接觸的方式是「看著攝影鏡頭」,而不是看著螢幕上對方的臉。將電腦螢幕與攝影機墊高與臉部同齊是個有效的作法。 面試前測試: 找朋友或家人進行軟硬體設備的測試。包含燈光、收訊、連線品質等等。建議測試不只一次,並且必須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測試,確保環境不會因為自然光或噪音干擾。 適時關閉麥克風: 多人討論沒有在發言時把麥克風關閉可避免背景噪音干擾面試,給對方一個體貼的好印象。 面試當天確認電源無虞: 檢查所有相關設備是否充電或插上插座。 面試當天確認當地時間: 美國幅員遼闊,橫跨數個時區。(每年4-10月還有夏令日光節約時間。)請注意對方所在地是什麼時間。搞錯時區遲到就尷尬了。 確認備案: 注意對方是否提供出現技術問題時的備案。比方說:要聯絡誰?是否改成電話面試?打哪一支電話等等。 可以參考以下注意事項check list:

住院醫師申請:自傳篇(Personal Statements)

圖片
自傳非常重要 自傳是讓別人認識您這個「人」的管道,在面試前提供「一個能夠想像的人」。 對方想要看到的東西: 對他們的專科有興趣 對他們的醫院(program)有興趣 有足夠的能力與學習動機 是個良好的工作夥伴 有未來規劃 因此自傳就是寫一篇「精彩的故事」讓對方在認識您的同時,從字裡行間獲得以上訊息。可以離奇驚人,也可以保守平時。自傳風格的選擇可以依對方醫院的搶手程度思考: 熱門醫院 — 離奇驚人: 為了讓自己的申請資料脫穎而出,必須想盡辦法博取注意。不妨嘗試大膽的題材或寫法。不著痕跡地寫出帶有情緒、個人色彩濃厚的故事,引起閱讀者的共感增加面試機會。 冷門醫院 — 保守平實: 以「不犯錯誤」、「無可挑剔」為原則。低調寫出生命故事讓對方覺得您誠實可靠即可。 一般注意事項 排版: 字數:建議1頁之內。總共幾個字不重要,寫到第二頁考官可能就懶得看了。 版面:整潔好讀即可,請善用「左右對齊」(Ctrl+J)。更換段落時確定有做「段落後行距」的調整。 情感表達請保守: 正向、真誠、謙虛,避免使用誇飾法等修辭方式。選詞正式,避免使用俗語。 不要吹牛或說謊: 面試時被問到就破功了! 不要請人代筆: 代筆又叫"ghost writing",意及「請一個不認識的人幫你寫自傳」。通常代筆人員會跟您討論後才開始寫作,但是效果絕不比您親自寫得好。畢竟這是「自傳」,只有您知道自己所有的故事。 請別人試閱、給意見: 盡量找目前已經在該醫院/program工作的住院/主治醫師、有經驗的學長姐。請別人評論自傳,5個人可能會有10種意見。自行斟酌採納,不必說一點改一點。 當幾個評論者的意見相左時,請相信直覺。 多參考學長姐的範本: 「目前在該醫院/program工作的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如果能提供他們的自傳給您參考那當然再好不過。沒有的話,找其他「同一專科」的學長姊也會很有幫助。 由於自傳算是蠻私人的資料,跟別人要的時候務必注意禮貌。 英修: 英文非母語人士寫英文自傳務必找人校正文法。請盡量找母語為英語的醫師或醫學生朋友。最理想的對象依然是「目前在該醫院/program工作的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禮貌地請別人幫忙,而且要記得說謝謝喔!) 不建議找外面的英修公司,他們只是會收費不見得會改得比較好。 可以先使用英修軟體(如:Grammarly)校正,但是最後還是必須由英文母語人士人工